在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1000多個標準集裝箱在碼頭完成裝卸作業后,駛往東南亞地區沿海港口。
與傳統碼頭不同的是,該碼頭的貨物裝卸、轉運、堆放等,全部由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作為智慧零碳碼頭,C段碼頭年吞吐量超200萬標箱,相比同規模的傳統碼頭,集裝箱倒運環節減少了50%,人員減少60%。”工作人員介紹說。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科技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隨著大模型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人工智能應用加速落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30日,全國已備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為197個,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占比分別為31%、69%,行業大模型涉及教育、金融、辦公、政務和醫療等領域,并向傳媒、家裝、心理等更廣闊的場景延伸。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多樣化應用場景不斷涌現。那么,“人工智能+”如何發揮乘數效應?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是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產業賦能,這是一種解決傳統產業實際問題和挑戰的思路。一方面是用算法和數據的思路去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是將算法、數據和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結合起來,形成智能化的產品,服務發展大方向。
“人工智能,強調技術本身;‘人工智能+’更側重與行業、場景的融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魏凱認為,“人工智能+”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與制造、醫療、教育、交通、農業等領域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從而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經濟結構變革。
從“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新業態逐步形成。自動駕駛技術加速邁向L3階段,一鍵泊車、輔助駕駛等功能逐漸成熟,汽車智能化引領出行變革;電商平臺運用AI實現智能選品、購物推薦和數字人7×24小時直播“帶貨”;無人機集成高精度測繪、巡檢飛行、云端建模等功能,實現電網、能源、農林等行業無人值守,展現了AI的作業價值。
如今,“人工智能+”通過整合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先進數字技術,憑借全面連接、信息共享、上下聯動、資源整合等優勢,深度激活行業“脈絡”,對重塑工業體系、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支撐效應逐漸顯現。
賽迪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業采用率已達15%,市場規模約為14.4萬億元。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為全球貢獻近90萬億元的經濟價值,其中中國將突破30萬億元。
“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活躍,產業體系完備,具備支撐全行業應用的良好基礎。”魏凱表示,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人工智能,能夠給生產力帶來飛躍,這是新型工業化的內在需求。要做好“人工智能+”的行動,找到具體的切入點,加強技術創新,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升級需求緊密結合,賦能千行百業。
記者 王紹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