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網(wǎng)訊:在新能源車這個領域,政策市場的特征尤其明顯,車企的動作都是跟著政策的風向標走。怎奈這個政策的風向標總是轉(zhuǎn)得太快,讓人無所適從。,給予高額補貼,車企就加快純電動車的推出步伐;國家提出暫停新能源車的補貼,純電動車的銷量就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亞迪,其第二代雙模電動車秦本來原定11月上市,但由于深圳市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尚未出臺,不得不推遲到下個月。因為只有深圳市政府定了補貼細則,這款車才可能有市場競爭力。而在新能源補貼政策9個月的空當期,上汽純電動車榮威E50銷量幾乎處于停滯狀態(tài)。最近國家補貼政策恢復后,才漸漸有了起色。
相比變化多端的國家政策,地方的新能源政策更加搖擺不定。就拿北京來說,對于純電動車的政策就出現(xiàn)了N多個轉(zhuǎn)變。從純電動車最熱時某部門負責人透露的不搖號、不限行,到后來的購買者也要具備搖號資格,再到最近傳出的可能對純電動車另外開辟搖號辦法。盡管國家新一輪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已經(jīng)于10月公布,但北京市等地方的政策卻遲遲未見出臺。
被搖擺的政策弄疲了的車企,似乎已經(jīng)失去了對新政策的興奮感。盡管一個月前最新出臺的《關于繼續(xù)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結(jié)束了此前長達9個月的政策空窗期,但還是得等待新政的細則,比如關于混合動力能否補貼、30%外地品牌如何界定、補貼截止時間等問題能夠盡快明確,顧慮重重的車企仍然在觀望。
車企不該把政府補貼看得太重。從能源和環(huán)境的大趨勢看,新能源肯定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無論有無國家補貼政策,踏踏實實做好新能源的基礎研究,掌握核心技術,把產(chǎn)品做好。而從目前的情況看,世界上還沒有一款續(xù)航里程足夠長、足夠安全的純電動車提供給消費者。因此,產(chǎn)品是一切的前提,而當電動車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成本自然下降,新能源車也就進入了良性的發(fā)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