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中國經濟失衡的嚴重性以及危機背景下作出調整的必要性,改革市場流通渠道,方便供求匹配,推進醫療改革、完善農村養老保障等措施還顯不足。解決社會收入分配的失衡問題,政策面還需放開中小企業尤其是服務業的進入門檻,深化金融改革,而盡快彌補中央政府在公共支出領域的缺位因此顯得格外急迫。
美國平衡增長提議已獲得眾多G20成員國支持。這表明了一個清晰的趨勢:全球經濟正通過再平衡重新找到發展途徑。中國是這個調整的重要一環。國際貿易領域的去全球化要求中國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中國近年來的出口/GDP比重已達40%;蛟S,這可能是個峰值了。因為與其他出口型國家一樣,中國的出口正在以20%的速度下降。
今天,中國經濟再平衡的關鍵不在于投資,也不在于政府消費,而在于居民消費。而表面看來,消費在GDP中的比重正在快速提高。今年前8個月,社會零售商品總額增長超過15%,考慮到下降的物價水平,其實際增長率達16%。這一速度是同期GDP增速的兩倍多。
事實并非如此。近年來,社會零售商品總額的增速均以遠高于GDP的增速,可是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卻出現了明顯下滑。多年來,美國的居民消費與GDP之比為70%左右,歐洲和日本則在50%以上,而當前中國居民消費與GDP之比為36%,這一比重自1990年以來已下降了近15%。
仔細辨析可知,社會零售總額數據會通過以下途徑高估居民消費的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僅包括銷售給企業、事業和行政單位的零售額,還包括了銷售給城鄉居民建房用的建筑材料,而這兩部分均不在居民消費范疇之內。盡管社會零售總額也包括了一些居民消費之外的項目,但總體來看,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要明顯低于社會零售總額實際增長率。據國家統計局的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5.9%,居民消費實際增長率不足9%。
眾多研究將中國消費率低的主要原因歸結為高儲蓄。近年來,平均每個中國家庭將其可支配收入的25%用于儲蓄,相當于美國家庭儲蓄率的6倍,日本的3倍。此外,人口紅利因素也被視作重要因素,勞動人口一直維持在高位,而就一生來看,勞動時期是高儲蓄時期。
這些解釋似乎暗示,中國消費率低是因為收入增長很快,而消費的邊際傾向是遞減的。解釋中國儲蓄率上升還依賴了東亞文化的因素,尤其強調社會安全網絡的不足。但總體而言,這些因素固然對中國儲蓄率高企至關重要,但卻難以解釋中國消費占GDP比重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中國儲蓄率經歷了一個止跌回升的過程,而同期的消費占GDP比重卻基本處于持續下滑通道之中。
實際上,統計分析發現,儲蓄率的變動只能解釋中國近年來消費率明顯下滑的一小部分,中國消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的下降。
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占比的下降,體現在居民收入的各主要部分上,當然工資性收入作為居民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其比重的下滑尤為值得關注。中國大概有1至1.5億的勞動人口處于未就業或未充分就業狀態。這阻止了工資收入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提高,進而導致了工資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比的持續下滑。
此外,投資性收入的比重和政府轉移支付的比重均有所下滑。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投資性收入在國民收入比重明顯偏小?v向比較看,家庭投資性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近十年來也在顯著下行,這其中利息收入下降是重要誘因,與此同時,中國居民從資本市場上分享公司盈利的渠道也并不通暢。此外,與國外政府在公共部門的龐大支出相比,中國財政支出中,醫療教育支出比重過小,并且多年來未見明顯改善。
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央政府一直將擴內需、調結構與保增長并行列為政策目標,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也收到了初步成效。不過,鑒于中國經濟失衡的嚴重性以及危機背景下作出調整的必要性,改革市場流通渠道,方便供求匹配,推進醫療改革、完善農村養老保障等措施還顯不足。分析表明,要提升消費占GDP的比重,最有效的途徑是調整收入結構,增加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包括馬克思在內的多派經濟學理論均認為,消費不足源于社會收入分配的失衡。顯然,如果沒有剩余勞動力進入正規部門就業,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的比重就難有實質性增加。今天,鄉鎮企業或中小企業所起的作用已顯著下降了。為此,政策面應該放開中小企業尤其是服務業的進入門檻,并改革戶籍制度,讓更多的勞動者能夠就業,并轉移到城市。
加快金融改革,是提升消費在經濟增長中重要性的關鍵一環。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長模式過于依賴大型工業企業,且多為國有或國有控股工業企業。這些大型國企在國有控股銀行享有優惠的融資條件,在市場中居于強勢壟斷地位。金融深化不僅能讓更多的企業獲得發展資金,還能夠減少消費者的資金約束。
筆者以為,轉移支付作為事后調節,還難以從根本上對國民收入在各部門以及各人群中的分配作出重大調整,而要提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這些重大調整是必須的。如此看來,當前中央政府彌補其在公共支出領域的缺位就顯得很急迫了。
【中華軸承網】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力求安全及時、準確無誤,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對其觀點贊同或 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本網轉載信息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電話:0571-5686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