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福建泉州汽車工程機械配件產業“異軍突起”、“一枝獨秀”,生產的汽車輪胎螺釘、螺母等緊固件,以及轉向節捎、活塞捎等零配件暢銷全國各地,產銷量在全國汽配行業中名列前茅。2011年,泉州汽車和工程機械配件產值已超百億元,作為一個整體已經在國內外頗具影響。
近日,筆者在福建泉州走訪“四輪一帶”汽配企業時,不少企業反映,目前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行業正面臨著產能無序擴張、惡性競爭、行業門檻低等發展難題,泉州在汽車和工程機械配件業累積的區域競爭優勢正在弱化。
行業面臨發展困境 區域品牌受影響
“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同業公會會長、盛德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火炎告訴記者,目前泉州生產“四輪一帶”的企業共有100多家,規模以上的有十幾家。由于市場不景氣,行業無序化競爭已經達到頂峰,有些規模以上的企業為了一時的生存也跟著打價格戰,直接導致整個區域品牌被看低。
據悉,泉州汽車配件企業生產的汽車底盤緊固件配件在全國市場占有量達85%,占汽車制造廠配套份額的10%;其中“四輪一帶”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0%,占東南亞市場份額的30%。
蔣火炎說,歐洲、東南亞等地區對泉州生產的“四輪一帶”產品質量基本認可,其中不少企業已成為國際上大品牌的代工廠,但為了爭搶訂單,企業間互相壓價,不僅讓外商從中獲利,還在無形中降低了產品的價值。而比降低價值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代工還浪費了國家資源。
對此現狀,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同業公會副會長、泉州恒通機械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元恭也深有感觸。他表示,現在泉州汽配(工程機械)行業“病的很重”,無序的市場競爭,導致企業面臨著微利甚至無利的困境。很多企業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繼續擴大產能,以量充利潤。
他說,很多企業的規模上去了,但沒有訂單,就沒法生存,因此只能降低利潤,維持公司發展。在降低利潤的過程中,不乏有一些人從中獲利,很多人以為這是安全的,實際上企業正在走向更“不安全”的一端。
2010以前,工程機械行業一直處在較快的增速發展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泉州機械配件企業大多從中獲利,并開始循環投資。經過十幾年擴張式的發展,行業逐步走向產銷不對稱和“慢性自殺式”的競爭階段。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價格戰,企業間為爭搶客戶,互相壓價。“特別是家庭式小作坊因管理成本低,風險小,可以為了生存,通過低價格銷售來爭取訂單。而大中型企業要獲得訂單,不僅要保證產品質量,還要與這些家庭作坊競爭,以一對十,很難"殺出重圍",因此有不少也開始加入價格戰中。”
更可怕的是,很多企業在降低價格的同時降低質量標準,使產品走向低端化。而質量低,又導致出事頻率高,使用壽命短,企業訂單下滑的惡性連鎖效應。
楊元恭表示,制造業本身就是投入大,利潤空間有限的產業,現在泉州機械配件企業正面臨“內斗”的尷尬境地。這對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非常不利,會導致很多企業走入“總資產在膨脹,凈資產在減少”的怪圈,同時也可能使幾十年的產業優勢積累,毀于一旦。
呼吁行業自律 建立行業質量標準
走訪中,不少企業認為,泉州機械配件產業出現如此現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業準入門檻低,沒有相對應的國家標準。
據了解,日本上世紀70年代也曾經歷這種行業陣痛,企業只顧追逐利潤,卻忽視提高產品質量,最后政府要求企業老板必須到德國參加學習培訓,合格者回國后才有資格擔任企業法人,這也為日后日本工程機械行業技術的領先奠定了基礎。
“市場在改變,而我們的思維、格局卻沒有變。”楊元恭表示,機械配件行業可以借鑒日本、歐洲等地的一些做法,設立行業準入門檻,提升行業自律水平。這樣不僅能保證質量、優化競爭環境,還有益于行業的長遠發展。
此外,楊元恭希望行業能擺脫互相壓價,以價格維護客戶的現狀,轉變為以提高產品品質與價值贏得客戶。要利用泉州“四輪一帶”行業積累的十幾年優勢,繼續提升產品品質,共同打響泉州制造的牌子,創造更多的利潤價值。
蔣火炎認為,作為整車的配套產品,“四輪一帶”產品的性能如果不好,將會影響整車安全。如果其中一家企業的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對泉州汽配(工程機械)行業整個區域品牌來說,都是一次重創。因此必須要有一個行業門檻,比如投資規模、技術投入等來保障泉州汽配(工程機械)行業的產品品質。
與此同時,蔣火炎代表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同業公會呼吁行業共同起草質量標準。他說,此前,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同業公會曾配合泉州技術監督局對一些不符合產能要求的產品進行取締。但由于目前“四輪一帶”還沒有相對應的國家標準,因此很難進行持續的監督。
主動轉型升級 區域抱團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泉州不少機械配件企業已經意識到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通過種種努力告別價格戰,實現去庫存,深入挖掘成長性較好的細分板塊,尋找利基市場,打造自身的優勢。
晉江安海聯誠機械是汽配企業轉型的一個代表。作為臨工、沃爾沃、龍工、柳工、晉工等各種裝載機配套產品的生產企業,2012年公司生產總值從2000多萬元上升到6000多萬元,2013年又翻了一倍,達到1.2億元。
聯誠機械總經理吳文生分析,之所以能在行業下行的情況下實現逆勢增長,是因為公司在緊靠臨工這些大公司之余,還不斷自主研發配套產品,并銷售給配套公司。“就如近兩年來,雖然國內裝載機市場有所下滑,但由于我國裝載機生產已形成產業鏈,性價比全球最高,因此市場份額還擺在那兒。這種情況下,我們做主機配套及市場配件的企業,要生存只能選擇一個領域做專、做精、走技術改革路線,集中力量成為領先者,同時建立各種壁壘,逐漸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
泉永機械同樣也是泉州機械配件企業中率先轉型的典范。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新產品、新工藝,穩住老市場,拓展新市場,并從產品低端維修市場向高端主機市場邁進。
通過與三一重工、廈工、龍工、上海彭浦、英國杰西博等知名主機配套廠家合作,泉永機械進入了快速成長的發展階段。目前,其旗下已擁有3家公司,在泉州市工程機械行業領域屬于規模較大的企業。
針對泉州機械配件產業當前所面臨的難題,南方路機董事長方慶熙表示,這是當前裝備制造行業的通病,產業健康發展需要一個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如果都在打價格戰,抄襲模仿,那么一定會被市場淘汰。據他透露,當前泉州正在組建裝備制造業協會,協會成立后將疏通上下游產業鏈對接,希望能對機械配件產業的提質升級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的另一位發起人,鐵拓機械董事長王希仁也認為,泉州機械配件產業應當走抱團發展路線,共同致力于提升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內耗,增強區域內企業的合力,提升泉州機械配件產業的整體競爭優勢。
近日,筆者在福建泉州走訪“四輪一帶”汽配企業時,不少企業反映,目前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行業正面臨著產能無序擴張、惡性競爭、行業門檻低等發展難題,泉州在汽車和工程機械配件業累積的區域競爭優勢正在弱化。
行業面臨發展困境 區域品牌受影響
“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同業公會會長、盛德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火炎告訴記者,目前泉州生產“四輪一帶”的企業共有100多家,規模以上的有十幾家。由于市場不景氣,行業無序化競爭已經達到頂峰,有些規模以上的企業為了一時的生存也跟著打價格戰,直接導致整個區域品牌被看低。
據悉,泉州汽車配件企業生產的汽車底盤緊固件配件在全國市場占有量達85%,占汽車制造廠配套份額的10%;其中“四輪一帶”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0%,占東南亞市場份額的30%。
蔣火炎說,歐洲、東南亞等地區對泉州生產的“四輪一帶”產品質量基本認可,其中不少企業已成為國際上大品牌的代工廠,但為了爭搶訂單,企業間互相壓價,不僅讓外商從中獲利,還在無形中降低了產品的價值。而比降低價值更可怕的是,這樣的代工還浪費了國家資源。
對此現狀,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同業公會副會長、泉州恒通機械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元恭也深有感觸。他表示,現在泉州汽配(工程機械)行業“病的很重”,無序的市場競爭,導致企業面臨著微利甚至無利的困境。很多企業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繼續擴大產能,以量充利潤。
他說,很多企業的規模上去了,但沒有訂單,就沒法生存,因此只能降低利潤,維持公司發展。在降低利潤的過程中,不乏有一些人從中獲利,很多人以為這是安全的,實際上企業正在走向更“不安全”的一端。
2010以前,工程機械行業一直處在較快的增速發展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泉州機械配件企業大多從中獲利,并開始循環投資。經過十幾年擴張式的發展,行業逐步走向產銷不對稱和“慢性自殺式”的競爭階段。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價格戰,企業間為爭搶客戶,互相壓價。“特別是家庭式小作坊因管理成本低,風險小,可以為了生存,通過低價格銷售來爭取訂單。而大中型企業要獲得訂單,不僅要保證產品質量,還要與這些家庭作坊競爭,以一對十,很難"殺出重圍",因此有不少也開始加入價格戰中。”
更可怕的是,很多企業在降低價格的同時降低質量標準,使產品走向低端化。而質量低,又導致出事頻率高,使用壽命短,企業訂單下滑的惡性連鎖效應。
楊元恭表示,制造業本身就是投入大,利潤空間有限的產業,現在泉州機械配件企業正面臨“內斗”的尷尬境地。這對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非常不利,會導致很多企業走入“總資產在膨脹,凈資產在減少”的怪圈,同時也可能使幾十年的產業優勢積累,毀于一旦。
呼吁行業自律 建立行業質量標準
走訪中,不少企業認為,泉州機械配件產業出現如此現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業準入門檻低,沒有相對應的國家標準。
據了解,日本上世紀70年代也曾經歷這種行業陣痛,企業只顧追逐利潤,卻忽視提高產品質量,最后政府要求企業老板必須到德國參加學習培訓,合格者回國后才有資格擔任企業法人,這也為日后日本工程機械行業技術的領先奠定了基礎。
“市場在改變,而我們的思維、格局卻沒有變。”楊元恭表示,機械配件行業可以借鑒日本、歐洲等地的一些做法,設立行業準入門檻,提升行業自律水平。這樣不僅能保證質量、優化競爭環境,還有益于行業的長遠發展。
此外,楊元恭希望行業能擺脫互相壓價,以價格維護客戶的現狀,轉變為以提高產品品質與價值贏得客戶。要利用泉州“四輪一帶”行業積累的十幾年優勢,繼續提升產品品質,共同打響泉州制造的牌子,創造更多的利潤價值。
蔣火炎認為,作為整車的配套產品,“四輪一帶”產品的性能如果不好,將會影響整車安全。如果其中一家企業的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對泉州汽配(工程機械)行業整個區域品牌來說,都是一次重創。因此必須要有一個行業門檻,比如投資規模、技術投入等來保障泉州汽配(工程機械)行業的產品品質。
與此同時,蔣火炎代表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同業公會呼吁行業共同起草質量標準。他說,此前,泉州市區汽配(工程機械)同業公會曾配合泉州技術監督局對一些不符合產能要求的產品進行取締。但由于目前“四輪一帶”還沒有相對應的國家標準,因此很難進行持續的監督。
主動轉型升級 區域抱團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泉州不少機械配件企業已經意識到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通過種種努力告別價格戰,實現去庫存,深入挖掘成長性較好的細分板塊,尋找利基市場,打造自身的優勢。
晉江安海聯誠機械是汽配企業轉型的一個代表。作為臨工、沃爾沃、龍工、柳工、晉工等各種裝載機配套產品的生產企業,2012年公司生產總值從2000多萬元上升到6000多萬元,2013年又翻了一倍,達到1.2億元。
聯誠機械總經理吳文生分析,之所以能在行業下行的情況下實現逆勢增長,是因為公司在緊靠臨工這些大公司之余,還不斷自主研發配套產品,并銷售給配套公司。“就如近兩年來,雖然國內裝載機市場有所下滑,但由于我國裝載機生產已形成產業鏈,性價比全球最高,因此市場份額還擺在那兒。這種情況下,我們做主機配套及市場配件的企業,要生存只能選擇一個領域做專、做精、走技術改革路線,集中力量成為領先者,同時建立各種壁壘,逐漸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
泉永機械同樣也是泉州機械配件企業中率先轉型的典范。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新產品、新工藝,穩住老市場,拓展新市場,并從產品低端維修市場向高端主機市場邁進。
通過與三一重工、廈工、龍工、上海彭浦、英國杰西博等知名主機配套廠家合作,泉永機械進入了快速成長的發展階段。目前,其旗下已擁有3家公司,在泉州市工程機械行業領域屬于規模較大的企業。
針對泉州機械配件產業當前所面臨的難題,南方路機董事長方慶熙表示,這是當前裝備制造行業的通病,產業健康發展需要一個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如果都在打價格戰,抄襲模仿,那么一定會被市場淘汰。據他透露,當前泉州正在組建裝備制造業協會,協會成立后將疏通上下游產業鏈對接,希望能對機械配件產業的提質升級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的另一位發起人,鐵拓機械董事長王希仁也認為,泉州機械配件產業應當走抱團發展路線,共同致力于提升產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內耗,增強區域內企業的合力,提升泉州機械配件產業的整體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