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世界貿易組織(WTO)稱,中國將訴請WTO就最近的中美商業爭端做出裁決,希望WTO判定美國對一系列中國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屬于非法。
倘若中國在此案及后續申訴中勝訴,美國政府可能不得不取消對31種中國商品征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而其中,就包括光伏電池。
連遭兩記貿易“大棒”
盡管多方努力,但歐盟的“大棒”還是落了下來。
日前,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公告,稱已對從中國光伏企業進口的硅片、電池、組件啟動反補貼調查。至此,歐盟也步美國后塵,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此前的9月26日,以德國企業SolarWorld挑頭的歐洲行業協會EUProSun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主要部件受益于不公平的政府補貼。
而就在此前(美國時間11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也作出“雙反”終裁,認為中國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進口對美國的光伏產業造成“實質性的損害”,開始對中國光伏電池征收懲罰性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于10月份裁定的幅度,美國將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15.97%的反補貼稅。惟一值得安慰的是,ITC并未認定存在緊急情勢,“雙反”稅將不會被向前追溯90天征收。
業內預計將有超過100家中國光伏生產廠及出口商需向美國繳納31%~250%的關稅和反補貼稅。
終裁結果一出,國內一片反對聲浪。
“中國光伏產業瞬間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和發展危機!”在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媒體關系副總裁龔學進看來,歐、美政府及產業界擎起“貿易保護”大棒,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其目的在于“試圖構筑貿易政策壁壘,遏制中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扼殺其領先地位!”
“很遺憾的看到本案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消極影響。”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表示,這意味著太陽能行業展開了全球貿易戰,歐洲將步美國后塵,全力推行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光伏企業對美國ITC和商務部的終裁決定表示強烈反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措辭強烈,該商會代表中國光伏企業旋即發布聲明,認為該裁決嚴重扭曲了中國光伏產業及光伏產品對美出口的現狀。“中國企業從來沒有實施,也無意實施低價惡性競爭。”
商會表示,中方將在美國國內訴訟或者多邊貿易機制等層面提起上訴。
光伏保衛戰打響
事實上,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層層圍堵,中國也正式打響了光伏保衛戰。
繼對歐盟多晶硅發起“雙反”調查之后,中國商務部11月5日正式將歐盟光伏補貼歧視性措施訴至WTO,提出與歐盟及其相關成員國WTO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正式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
據悉,中國請求WTO在11月30日會議上建立一個由三人組成的爭議處理小組。若中國在此案及后續申訴中勝訴,美國政府可能不得不取消對31種中國商品征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發表談話稱,中國政府有權利也有責任為本國光伏企業爭取公平的國際貿易環境。他重申,中方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堅定行使WTO成員權利,維護正當權益。
沈丹陽表示,中方認為上述補貼措施違反了WTO關于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的規定,同時構成了世貿組織協定禁止的進口替代補貼,嚴重影響了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損害了中國作為WTO成員的正當權益。
事實上,早在10月底,商務部、工信部、財政部和能源局四部門,已聯合36家銀行機構,以及光伏產業聯盟和企業代表,齊聚河北保定召開溝通會。
據參會的業內人士透露,該會議雖未形成明確政策,但其達成的行業意見是扶優擇優,對骨干企業給予支持。而事實上,這也正是光伏行業“十二五”規劃的思路。
與此同時,還有消息稱,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出臺光伏行業的強制認證和檢測制度,最快明年推出。而商務部目前也正在抓緊制定新政策,推進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援外力度,主要針對非洲40多個國家,強制帶動中國企業走出去。
屋漏偏逢連夜雨。我國光伏產品75%以上的銷量都集中在歐美市場,其接連掄起的貿易大棒,對于本就產能過剩、大面積虧損、內外交困的中國光伏產業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
“我們對于國際貿易委員會對行業損害的終裁結果表示失望,”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表示。
對于在美國商務部初裁結果發布之后出口的電池片及組件,該公司將分別面臨15.42%的反傾銷稅和15.24%的反補貼稅。
盡管其在美國市場的出貨量比例較小,“關稅不太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太多影響,而公司也將繼續致力于在美國市場的發展”,但公司也做好了開拓新興市場的準備。
其全球市場總監錢晶告訴記者說,晶科將加快新興市場開拓以及繼續先前制定的戰略轉型。“在印度、泰國、日本、南非我們會相繼成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在南美和中東地區,我們已經布局在當地銷售和服務團隊,目前這些地區的發展進度也按照我們早期規劃的時間表在順利推進。”
事實上,為了應對歐美的貿易制裁,不少企業都在考慮海外生產的可能性,包括開拓美國以外其他的新興市場。(來源:互聯網)
倘若中國在此案及后續申訴中勝訴,美國政府可能不得不取消對31種中國商品征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而其中,就包括光伏電池。
連遭兩記貿易“大棒”
盡管多方努力,但歐盟的“大棒”還是落了下來。
日前,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公告,稱已對從中國光伏企業進口的硅片、電池、組件啟動反補貼調查。至此,歐盟也步美國后塵,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此前的9月26日,以德國企業SolarWorld挑頭的歐洲行業協會EUProSun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主要部件受益于不公平的政府補貼。
而就在此前(美國時間11月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也作出“雙反”終裁,認為中國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進口對美國的光伏產業造成“實質性的損害”,開始對中國光伏電池征收懲罰性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于10月份裁定的幅度,美國將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32%~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15.97%的反補貼稅。惟一值得安慰的是,ITC并未認定存在緊急情勢,“雙反”稅將不會被向前追溯90天征收。
業內預計將有超過100家中國光伏生產廠及出口商需向美國繳納31%~250%的關稅和反補貼稅。
終裁結果一出,國內一片反對聲浪。
“中國光伏產業瞬間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和發展危機!”在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媒體關系副總裁龔學進看來,歐、美政府及產業界擎起“貿易保護”大棒,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其目的在于“試圖構筑貿易政策壁壘,遏制中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扼殺其領先地位!”
“很遺憾的看到本案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消極影響。”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表示,這意味著太陽能行業展開了全球貿易戰,歐洲將步美國后塵,全力推行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光伏企業對美國ITC和商務部的終裁決定表示強烈反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措辭強烈,該商會代表中國光伏企業旋即發布聲明,認為該裁決嚴重扭曲了中國光伏產業及光伏產品對美出口的現狀。“中國企業從來沒有實施,也無意實施低價惡性競爭。”
商會表示,中方將在美國國內訴訟或者多邊貿易機制等層面提起上訴。
光伏保衛戰打響
事實上,面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層層圍堵,中國也正式打響了光伏保衛戰。
繼對歐盟多晶硅發起“雙反”調查之后,中國商務部11月5日正式將歐盟光伏補貼歧視性措施訴至WTO,提出與歐盟及其相關成員國WTO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正式啟動世貿爭端解決程序。
據悉,中國請求WTO在11月30日會議上建立一個由三人組成的爭議處理小組。若中國在此案及后續申訴中勝訴,美國政府可能不得不取消對31種中國商品征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發表談話稱,中國政府有權利也有責任為本國光伏企業爭取公平的國際貿易環境。他重申,中方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堅定行使WTO成員權利,維護正當權益。
沈丹陽表示,中方認為上述補貼措施違反了WTO關于國民待遇和最惠國待遇的規定,同時構成了世貿組織協定禁止的進口替代補貼,嚴重影響了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損害了中國作為WTO成員的正當權益。
事實上,早在10月底,商務部、工信部、財政部和能源局四部門,已聯合36家銀行機構,以及光伏產業聯盟和企業代表,齊聚河北保定召開溝通會。
據參會的業內人士透露,該會議雖未形成明確政策,但其達成的行業意見是扶優擇優,對骨干企業給予支持。而事實上,這也正是光伏行業“十二五”規劃的思路。
與此同時,還有消息稱,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出臺光伏行業的強制認證和檢測制度,最快明年推出。而商務部目前也正在抓緊制定新政策,推進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援外力度,主要針對非洲40多個國家,強制帶動中國企業走出去。
屋漏偏逢連夜雨。我國光伏產品75%以上的銷量都集中在歐美市場,其接連掄起的貿易大棒,對于本就產能過剩、大面積虧損、內外交困的中國光伏產業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打擊。
“我們對于國際貿易委員會對行業損害的終裁結果表示失望,”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表示。
對于在美國商務部初裁結果發布之后出口的電池片及組件,該公司將分別面臨15.42%的反傾銷稅和15.24%的反補貼稅。
盡管其在美國市場的出貨量比例較小,“關稅不太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太多影響,而公司也將繼續致力于在美國市場的發展”,但公司也做好了開拓新興市場的準備。
其全球市場總監錢晶告訴記者說,晶科將加快新興市場開拓以及繼續先前制定的戰略轉型。“在印度、泰國、日本、南非我們會相繼成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在南美和中東地區,我們已經布局在當地銷售和服務團隊,目前這些地區的發展進度也按照我們早期規劃的時間表在順利推進。”
事實上,為了應對歐美的貿易制裁,不少企業都在考慮海外生產的可能性,包括開拓美國以外其他的新興市場。(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