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爐煤氣綜合利用是近年來備受焦化行業關注的項目,焦爐氣甲烷化合成天然氣并經低溫液化分離生產清潔能源LNG(液化天然氣)更是焦化企業關注的熱點。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焦化企業在這項技術改造的提升方面阻力重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得到有效的資金支持。
焦化副產品須高效利用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焦炭生產國,焦爐煤氣是煉焦工業的副產品,其主要成分為氫氣,生產1噸焦炭,約產生副產品200立方米~250立方米焦爐氣。數據顯示,目前我國4億多噸的焦炭產量所產生的焦爐煤氣除去焦化企業自用外,每年富余800多億立方米。僅獨立焦化企業每年副產焦爐氣約1000億立方米,用于焦爐自身加熱的焦爐氣量約占50%,剩余約50%的焦爐氣必須尋找合理利用的出路。然而,焦爐氣不便于遠距離輸送,就地放散則是對資源的浪費,且污染環境。
煉焦行業屬于典型的“兩高一資”,即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受煤資源和鋼鐵需求的雙重制約,市場與環境壓力持續增大,經濟效益下滑,競爭更為激烈,鋼鐵的去產業化行動和國家對日益惡化的大氣環境的治理要求,使一些焦化企業面臨生死考驗。而我國天然氣資源相對短缺,焦爐氣甲烷化合成天然氣開辟了焦爐氣高效利用的新途徑,不僅能帶動焦化和能源產業的技術進步,還能解決焦爐氣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
在3月中旬召開的第四屆國際煉焦煤資源與市場高峰論壇上,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楊文彪指出,產業升級和產能過剩問題是目前焦化行業面臨的兩大難題。為此,國家也相繼出臺了關停并產,淘汰落后產能,實施行業準入的相關制度,以此加快行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面對結構調整和治污減霾的雙重壓力和機遇,許多焦化企業紛紛尋求出路發展循環經濟、深化產品加工。
資金缺乏制約技術升級
由于焦爐煤氣中的CH4、CO、CO2、C2以上不飽和烴含量近40%,H2含量約占57%,因此焦爐煤氣通過甲烷化反應可以使絕大部分CO、CO2等轉化成CH4,得到主要含H2、CH4、N2的混合氣體,然后采用深冷分離得到液化天然氣(LNG)。天然氣是一種高效、優質的清潔燃料。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達到30%,2020年將降到15%左右。而中國近年來每年約產生1200億立方米焦爐氣,一部分用來發電,一部分用作甲醇制氫,還有相當一部分直接排放。因此利用焦爐氣生產天然氣項目能夠有效回收利用資源,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循環產業鏈。利用剩余焦爐煤氣生產LNG,既有效解決了焦爐尾氣的排放問題,又具有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符合國家能源多元化戰略,也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行業規劃及產業政策。因此,采用焦爐煤氣制LNG技術,是煤資源加工進行能源轉換利用的一種非常有前景的產業。
2013年5月份,年產9500萬立方米LNG的大型焦爐煤氣制天然氣工程在河南寶豐縣河南京寶新奧新能源有限公司投產;2013年10月份,陜西龍門煤化工25萬噸LNG(3.4億立方米)聯產20萬噸甲醇裝置開始試生產……據統計,2013年底共有10套焦爐煤氣生產天然氣裝置投產,天然氣設計年產能達到13.3億立方米。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焦化企業圍繞發展循環經濟,在技術改造提升上,依然阻力重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有效得到資金支持。例如,徐州東興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30萬噸搗固焦技改項目、徐州市龍山制焦有限公司3.5萬立方米/小時焦爐煤氣制LNG項目雖然已經得到了徐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批準建設。但是,上億元的投資讓這兩家目前
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44號)明確規定:實施提升工業能效、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改造;加快推廣國內外先進節能、節水、節材技術和工藝,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支持工業廢物、廢舊產品和材料回收利用,以及低品位、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再制造產業。同時強調,要加強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融資支持力度。大力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發展適合企業技術改造資金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
在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中,我們也看到,要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采取補助、獎勵、貼息等方式,推動企業實施鍋爐(窯爐)和換熱設備等重點用能裝備節能改造,推動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等節能重點工程,增強傳統行業的工程技術節能能力,加快節能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
但是,面對技術升級改造,這些企業能否真正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依據相關的政策指導,在多家商業銀行《行業信貸政策》中,行業投向策略包括優先支持類領域、適度支持類領域、審慎介入類領域和壓縮退出類領域。而鋼鐵、焦化、煤化工等行業已經被明確納入到壓縮退出類領域,各家銀行也都要按照壓總量、調存量、控新增的總體原則,嚴格實施壓縮退出和淘汰機制,大幅提高新增授信準入要求,實現總量遞減。
如此一來,焦化、鋼鐵、煤化工等不被看好的行業無論在做一些節能環保還是轉型升級的項目,都會被銀行拒之門外。無奈之下,項目建設的資金壓力也隨著產業鏈的下移,轉嫁到裝備制造等行業。全額融資、墊資等方式也形成了新一輪的制造業資金困局。
由此看來,對于一些積極跨越高耗能、高排放門檻的企業,不僅要有政策支持,更要有良性的聯動和互動機制進行推進。而金融操作“一刀切”的審慎態度,可能會制約這些以煤資源加工為代表的能源轉換產業發展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