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三網融合”之機,國家電網提出“四網融合”概念,并在全國開展PFTTH工程。從表面來看,國家電網要借機入主寬帶市場。然而,實際上國家電網離稱霸寬帶市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國家電網在通信市場上有兩大主將:中電飛華、中電華通。中電飛華成立于1997年,主戰固網;中電華通成立于2003年,專攻無線通信。在寬帶領域二者分別負責寬帶接入以及WiFi業務,然二者自成立以來鮮有捷報,反而負面頻頻。
2005年中電飛華推出電力寬帶PLC,稱之為“有插座的地方就能上網”,中電飛華希望能通過它便利的特點一展宏圖,但PLC推廣之后卻頻現大規模斷網事件,終以慘敗收場,其主要接入技術也轉向DSL。中電飛華的寬帶用戶時至今日仍只有30萬左右。
今天看來中電飛華失敗的原因可歸結為兩大方面:首先,嚴重短缺技術人員,中電飛華只有1000余員工,從事寬帶市場的更是不足百人,而對比之下中國電信每個省寬帶維護人員就超過3000人。人員不足導致其網絡質量問題頻發,且問題響應處理極不及時。其次,PLC產業不成熟。即便今日PLC寬帶仍存在諸如速率低、流量不穩定、斷網頻繁等問題,而且設備廠商對PLC的研發熱點不在寬帶,而在于通過PLC實現電表信息的自動采集,PLC已基本絕緣于寬帶市場。
即便是現在國家電網借智能電網之機推廣PFTTH實現電力光纖入戶,上述原因仍會是其寬帶市場的最大掣肘。
看似OPLC具備電力線施工的便利性,實際上在進入樓道段之后,OPLC需要將光纖與電力線撥開,并獨立施工,其光纖的施工情況與運營商的FTTH工程一致。這“最后100米”的工程即便是對運營商來說也是困難重重。對很多省份運營商來說,EPON的應用以及最后100米的施工都還不成熟,更何況是嚴重短缺技術人員的國家電網?目前國家電網也沒有招聘寬帶技術人員的跡象,談進軍寬帶市場為時尚早。
況且,國家電網也缺少城域、骨干網絡以及互聯網資源。雖然其有覆蓋面極廣的骨干網絡,但只用于集團內部信息傳輸,容量、架構均不足以支撐其涉足寬帶領域。
所以,即便適逢“寬帶中國戰略”即將出臺的天時,國家電網在“地利”、“人和”方面的欠缺使其難擔寬帶的大任。
也許是考慮到了這種問題,OPLC的光纖目前只是用作智能電表的信息傳輸,可以說國家電網的PFTTH并沒有規劃為寬帶工程,智能電網“十二五”的規劃中也找不到寬帶的定位。
此外,智能電網工程包括發電、變電、輸電、配電、用電五大環節。PFTTH工程屬于用電環節,其重要性要遠遠低于前四者,而且前四個環節還有很多難題待解,國家電網何至于舍本逐末地跨領域進軍寬帶?談國家電網對運營商的威脅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