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貿易委員會針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初裁決定的公布時間漸近,稅率或超出預期。與此同時,中國或許也會很快公布針對美歐韓多晶硅“雙反”的初裁結果。屆時,目前在中國低價傾銷的進口多晶硅將風光不再,這部分市場或由國內企業填補。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13年全球光伏領袖對話”中獲悉,中國、歐盟不少光伏業人士都不希望這場涉及200億多歐元的貿易戰打響。但從目前形勢看,各種抗議、游說都很難左右歐盟針對中國光伏行業的初裁決定。考慮到歐盟目前是國內光伏產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平均47%的懲罰性稅率將成壓死國內光伏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過,一些企業也已準備好了來自歐盟方面最殘酷的裁決結果。國內某光伏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已將出口歐盟的產品占比從50%降至20%,并開始拓展一些新興市場,但短期內后者還不能與原先出口歐盟的貨量相提并論。還有一些企業計劃通過貼牌或投資海外工廠規避高額稅率,但成本仍將大幅提高。業內現在都已明白,依賴單一市場已行不通。
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仇展煒則自豪地表示,正泰早在數年前就作出戰略調整,盡可能避免其他企業現在面臨的痛苦抉擇。據介紹,目前正泰太陽能在國內光伏電站建設方面開展得如火如荼,此前公司生產的50%晶硅產品用于相關光伏電站建設。
“中國方面也不希望用反擊的方式來應對。”賀利氏光伏事業部中國區經理高昌祿昨天也在展會現場向本報表示,“雙反”只會造成光伏電池價格更貴、光伏發電成本更高,導致需求也會下降,繼而阻礙這一清潔能源的應用推廣,“這是個不明智的決定。”
他表示,就算6月6日初裁稅率定了,雙方還有6個月的時間可以來回協商,希望在終裁前能獲得一個更好的結果。
賀利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漿料生產企業。
相關行業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進口多晶硅8.28萬噸,總價值超過21億美元,美歐韓三個地區占據進口量的95%以上。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多晶硅又超過2.1萬噸,而國內企業供應量不足1萬噸。今年4月以來多晶硅料價格逐漸回落,目前每公斤18美元左右。如進口多晶硅產品被裁定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預計此舉將重新推高硅料價格。(⊙記者 王文嫣)